作为一名宁夏鼎点平台资源再生有限公司电石厂的中控操作工,我每天面对着闪烁的屏幕、跳动的数据和复杂的工艺流程。在这个以男性为主的工业环境中,身为女性的我,对安全有着更为细腻的感知和独特的理解。安全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,不是应付检查的表格,而是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意识,是铭刻在脑海中的本能。它如同一根紧绷的弦,需要我们时刻拨动,才能奏响平安生产的和谐乐章。
电石生产属于高危化工行业,一氧化碳的再利用、电石炉等关键设备一旦失控,后果不堪设想。中控室作为全厂运行的"大脑",我们肩负着监测预警的重要职责。记得刚入职时,师傅就告诉我:"中控工的眼睛要像雷达一样敏锐,头脑要像计算机一样清醒。"我时刻铭记这句话,在每一个夜班与困意抗争,在每一次参数波动时保持警觉。去年冬天的一个深夜,3#电石炉压力参数出现微小波动,我立即调取趋势图分析,发现异常后迅速通知巡检工现场确认,及时避免了一起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。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,安全来自对细节的执着,来自对标准的坚守。
女性特有的细致与耐心,在中控岗位发挥着独特优势。我们公司推行的"安全精准"操作法,要求每一步操作都要手指确认、口头复述。起初有同事觉得繁琐,但我坚持执行,因为明白这是杜绝误操作的有效手段。在参数记录方面,我不仅填写规定的数据,还习惯标注微小变化和可能关联的因素,这份"超标准"的记录多次为分析异常工况提供了线索。安全无小事,一个参数的异常、一个报警的闪烁,都可能是系统在向我们发出求救信号。女性天生对危险的敏感,让我们能更早捕捉到这些信号。
安全文化的建设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参与。在班组安全会上,我不再是沉默的听众,而是积极分享观察到的不安全行为和隐患。认真参加每一次的安全演练,拍摄安全培训的照片。这些年来,我见证了公司安全文化的成长:从"要我安全"到"我要安全",从被动遵守到主动参与。每月举行的应急演练,从最初的慌乱到现在的有序;同事之间的安全提醒,从偶尔为之到形成习惯。这种转变让我相信,安全文化如同细雨润物,终将渗透到每个员工的骨髓里。
安全责任的传递是永续的过程。作为有五年经验的老员工,我带徒弟时特别注重安全意识的培养。除了教授操作规程,我更愿意分享亲身经历的事故案例和惊险瞬间。我告诉新人:"中控室的每一个按钮背后都连着现场同事的生命安全。"在我影响下,徒弟小李养成了"三查"习惯:操作前查规程、操作中查参数、操作后查效果。看到新的同事接过安全接力棒并跑得更好,我倍感欣慰。安全不是一个人的战斗,而是一代代产业工人的接力传承。
在这个属于钢铁与火焰的世界里,我们女性用特有的方式守护着安全。我们用细腻弥补粗犷,用耐心化解急躁,用坚持对抗麻痹。安全之弦,需要全体同仁共同绷紧;平安之歌,需要每个岗位齐心奏响。当我结束一天工作,走出厂区回望那些高耸的装置时,心中充满自豪——因为我的坚守,让危险远离了这片土地;因为我们的共同努力,让每个家庭都能等到亲人平安归来的脚步声。这,就是一名电石厂中控女工最朴素的安全心愿。